产品展示
书刊
画册
包装袋
手提袋
档案袋
宣传单
折页
海报
说明书
吊牌
铭牌
期刊
标牌
礼盒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手提袋

湖北省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来源:爱游戏app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24 14:50:58

  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中游,是国家确定的中部地区重点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现辖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市,南漳、保康、谷城3个县,襄城、樊城、襄州3个区,襄阳高新区、襄阳经开区(东津新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鱼粱洲省级开发区。全市版图面积1.97万平方公里,非流动人口527.1万人。

  襄阳是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楚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在这里孕育兴起,素有“铁打的襄阳”、“天下第一城池”的美誉。襄阳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27个全国性铁路枢纽之一,自古就是“南船北马、七省通衢”,是联通南北的咽喉和重要通道。襄阳是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山、水、城、洲交相辉映,金庸先生称赞襄阳“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

  襄阳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已形成以汽车产业为龙头,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襄阳都市圈,为襄阳发展带来新的宝贵机遇。2022年,襄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27.8亿元,在全国城市50强位次有望提升3-4位,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第二大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奋进新征程,襄阳市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襄阳都市圈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积极探索以四化同步发展为重要路径的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努力建设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核心增长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襄阳篇章,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悉心指导下,在襄阳市委坚强领导下,襄阳市人大常委会高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习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习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创造根本政治制度的襄阳实践,为推动襄阳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襄阳市现有五级人大代表共计9207名,其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5名,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63名,市人大代表473名,县人大代表2368名,乡镇人大代表6303名。本届人大及其常委会是2022年1月换届选举产生的,现有常委会组成人员51名(含主任会议成员8名),专门委员会6个,工作委员会8个,办事机构3个,事业单位1个(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机关现有行政编制66人,其中法工委有8人,均为法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地方立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常委会法工委以3期法制工作简报、11期内部简报总结推介“襄阳做法”,立法成果作为全国设区的市优秀代表,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国日报》专版宣传推介襄阳市立法工作经验。《市际区域协同立法若干问题研究》荣获全省人大系统地市唯一研究成果一等奖。湖北省首次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在襄阳召开;监督工作成效显著,人民代表报和湖北日报对襄阳人大“一定三年”开展城乡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监督深度报道;决定职能深化拓展,作出的保护野生动物决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誉为“襄阳方案”向全国推广;代表履职充满了许多活力,“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被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称为代表活动的“襄阳路径”,全省人大系统现场会在襄阳召开。

  近年来,襄阳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习法治思想、习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践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牢牢把握“五个坚持”,逐步的提升立法质效,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立法的市域典范,为奋力推进襄阳都市圈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立法是国家重要的政治活动,担负着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重要使命。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从始至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理论武装,紧扣发展大局,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地方立法工作政治站位和政治方向。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专题研究立法工作57次,就立法重大事项向市委专题请示汇报26次,市委常委会先后研究立法重大问题19次,确保了党委的意图主张、政府的治理需求和群众的利益诉求有机融合贯通,使地方立法成为凝聚共识、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坚强制度保障。

  体现时代特征,反映襄阳特色,推进精细立法,切实增强地方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一是精准选题,找准切入口。在编制2022-2026年立法规划过程中,通过媒体、网站广泛征求社会大众建议,通过座谈会重点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征集意见建议1000多条,组织专家和各方面代表深入研讨、论证,依程序确定了五年立法规划项目20件,体现了“小切口、有特色、可操作”的要求。二是精细调研,把握关键点。在立法项目推进过程中,着力通过“三个结合”,开展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所在、关键:做好上下结合,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做好内外结合,掌握市情,学习先进;做好专群结合,既重视广泛听取民意,又注重听取专家学者、实务部门意见,兼听则明。三是精良设计,增强科学性。对每一部法规草案,都拿出“绣花功夫”,着力将立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界定明确,着力将行为模式设置清晰,着力将法律责任设定科学,努力增强法律制度的规范性。四是精心论证,确保操作性。对每一部法规草案,都委托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和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等专业机构开展论证评估,确保专业水准。对每一个制度设计、每一个法规条文都会同实务部门反复推演、实战演练,确保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截至目前,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一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1部,从内容方面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围绕大局所需,加强生态环保立法。结合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和长江大保护要求,分别制定了《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襄阳市鱼梁洲生态保护条例》,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责、严格保护制度、细化法律责任,推进了汉江沿岸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河道采砂、水上餐饮等明显问题的集中整治,保障了汉江生态安全。

  二是围绕社会关注,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围绕民生关切,通过小切口、挖深井,专项立法、系统推进的方式,先后就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治理开展针对性立法,通过立法三部曲,形成了同向引领、分类施策、科学衔接的城乡垃圾治理法规体系。

  三是围绕襄阳特色,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立法。为保护好、传承好襄阳市历史背景和文化,擦亮襄阳的特色名片,分别制定了襄阳城墙、襄阳古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保持襄阳魅力提供了制度支撑。

  四是围绕基层治理难题,加强针对性立法。坚持价值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立法,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文明行为社会共治体系。制定电瓶车管理条例,最大限度地考虑现实情况,坚持科学合理引导,加强严格规范管理,科学细化解决无牌无证、乱停乱穿、飞线充电等问题的制度设计,以法治方式推进了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具体实际的要求,会同十堰市、随州市、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探索推动了相关区域协同立法工作。

  一是凝聚思想共识,着力寻求区域协同立法突破口。经过充分协商,共同研讨,统一了协同立法的思想认识,明确了协同立法的工作思路和推进路径。2021年以来,四地围绕生态绿色一体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推进协同立法,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提供了法治保障。

  二是突出区域特色,找准协同立法最大公约数。在协同立法过程中,坚持突出“四性”,夯实协同立法工作基础。突出共同性,坚持凝聚共识、求同存异,避免使协同立法成为单个地方立法的重复和叠加。突出针对性,坚持以目标引领立法方向,以问题确定立法重点,围绕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进行制度设计。突出操作性,坚持实事求是,相关制度设计能够落地见效、务实管用。突出协同性,坚持协商,加强沟通,工作进度上协调一致、同步推进,制度规范上增强协同性和融合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步开展宣传推广,同步推进落实落地。

  三是共建协同机制,着力凝聚区域协同立法向心力。坚持制度引领与统筹推进有机统一。健全协商机制,四地联合签定《区域协同立法框架协议》,完善决策层、协调层和工作层有序推进的协同立法机制。出台《区域协同立法工作办法(试行)》等配套文件,细化区域协同立法项目工作程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区域发展重大事项,共商解决跨行政区域一体化发展重大问题。强化法治协同,在四地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协同立法中,建立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司法协作机制,推进跨区域一体化司法协作和多元联动,完善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作机制,共建生态综合治理样板。加强监督协同,为推动协同立法成果落地见效,建立监督协作机制,协同开展执法检查、视察、专题调研,适时组织四地全国、省人大代表联合开展视察、监督等活动。2022年,四地建立了“襄十随神”旅游联盟,完善了宣传推广、文旅执法等合作机制,共同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区域旅游一体化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首批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从始至终坚持将做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作为践行习法治思想、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行动,充分的发挥立法联系点在服务立法、推进普法、促进社会治理、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建言站、直通车、助推器、宣传台”作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是在完善机制、构建网络方面下功夫,充分的发挥汇聚民智的建言站作用。为保证联系点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及时修订完善《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进一步规范信息收集、意见整理、建议反馈等工作流程。建立了“1+N+1”立法联系点工作网络,畅通渠道,延伸工作触角。目前,市级立法联系点扩展到19个,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让立法民意的“直通车”班次更多、线路更广、覆盖更全,让群众的诉求呼声成为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联合湖北文理学院设立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增强联系点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加强与省人大常委会在襄阳市的立法联系点交流沟通,构建了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联系点工作网络。

  二是在广察民情、下情上达方面下功夫,充分的发挥畅通民意的直通车作用。在立法调研和法律和法规草案意见征询工作中,注重意见收集的全面性,通过座谈会、上门走访、网络征集等形式,广泛倾听群众心声,全面收集社情民意;注重意见收集的代表性,注重兼顾理论和实务、执法和司法、城市和乡村、社团组织和专业协会等方面代表性;注重意见收集的专业性,依托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专家顾问组等就专业性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有效提升立法建议的专业性、针对性;注重意见收集的原真性,组织基层联系点的网格员、联络员把立法意见征集工作融进日常与群众“拉家常”、居民“小板凳”活动,拉近立法与百姓的距离,原原本本收集群众意见,原汁原味反映基层心声。

  三是在拓展功能、开拓创新方面下功夫,充分的发挥良法善治的助推器作用。不停地改进革新拓展联系点社会功能,确保立良法、促善治、谋发展。助推地方立法提质增效。在襄阳市地方立法过程中,组织联系点全程参与,征集立法民意,汇聚立法智慧,保证了地方立法反映群众意愿,得到群众拥护。助推法律实施。热情参加执法监督,推动法律和法规落地生效,在实践中彰显价值。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等开展专项监督,每年聚焦一批明显问题,推动了重点区域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助推法治社会建设。各联系点将服务立法工作与基层党建、文明创建及平安创建等基层社会治理活动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关系,推进了市域治理法治化、现代化。

  四是在弘扬法治、实践民主方面下功夫,充分的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宣传台作用。在实践中,着力将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全民普法、弘扬法治、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阵地。在征集立法意见过程中同步开展普法宣传,把每一部法律和法规草案意见征集的过程,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普法课堂。在法律宣传实施过程中,立法联系点同时变身为普法宣传点,向群众普及法律、宣传法律、解释法律,慢慢地加强群众法治观念,培养社会法治精神。

  截至2022年底,共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交办的76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工作,收集公众意见建议5000余条,整理上报意见建议1297条,被吸收采纳209条;其中,对民法典及各分编草案整理上报相关意见建议314条,被吸收采纳39条。完成省人大常委会交办的61部法规草案的意见征询工作,上报意见建议586条,被吸收采纳81条。近年来,先后有50多批次省内外考察团来襄交流考察立法联系点工作。襄阳立法联系点以自身实实在在的实践成果,努力讲好新时代立法故事和人大故事,着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发挥正能量、扩大影响力。

官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展示   \    设备展示   \    企业文化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爱游戏app官方下载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北峰工业区丰顺路56号
联系人:爱游戏app官方下载 先生(经理) 电话:+86-595-28215333
手机:13615959777

移动官网

扫一扫 加为好友

COPYRIGHT (C) 2018-2020 爱游戏app官方下载 闽ICP备11003410号-1 技术支持:爱游戏app官方下载  网站地图